top of page
頭帶背起的風景:領路人的世界

11/27(五)13:00-15:00

講者 / 

沙力浪.達岌斯菲芝萊藍|文學家

主持人 /

陳彥伶|有章藝博館助理研究員

20201127.jpg

布農族詩人作家沙力浪幽默中帶有一絲愁緒的敘述,引領在場參與者穿越了城市,在部落與高山間穿梭、體驗,領會詩作的創作歷程和意象風景,一覽雙年展展呈之物件──高山嚮導的背帶、網袋等裝備背後的脈絡,體會與自然、生活、文化的關係,而深化自身生活與土地、文化的連結。

 

沙力浪以各種文字方式記錄與流傳下耆老的族語詞彙等部落文化,並透過擔任山屋管理員一職,與大眾分享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布農族故事,他近期也著力於在祖居地重建石板屋,使之產生生命並活化原有的生命。這一切源自於沙力浪的生活經驗──自小的部落成長之培養、教育與體驗,使他於大學時離開部落之後,感受到所見皆是他者,而深刻體認到祖靈、族群社會的獨特與智慧,重建他對部落的概念,並對生命產生不同的關注思考。

 

心中懷抱著「笛娜的話」[1](母親的話,也是母語與母文化),沙力浪開始找尋自己部落的味道,偏遠的部落成為創作的靈感,以漢文字書寫族群的文化,作為散播大眾的工具並流傳歷史文化。而後結合個人生活經驗、族群生活,沙力浪嘗試把部落的生活與神話轉化成小說,在生活經驗中加註布農族的故事,在詩中放入族語,將個人與生活、土地、部落文化深深地連結一起。透過寫書,向大眾分享部落的生活體會與文化,推動產生不同力量進而再推動,永續流傳。

 

[1] 笛娜(tina)是布農族語的媽媽之意。沙力浪的詩集《笛娜的話》(花蓮縣文化局,2010),書寫他的生活經驗,表達內心深處找回母語及母文化的渴望。

 

沙力浪在2013年回到部落,希望能更親近部落並為族群文化盡心力,而發現有長者已收錄詞彙二十年了卻無人整理,因此他成立獨立出版工作室,收錄耆老所述的語彙(文化)與故事並出版,以保留和傳布族語文化,也強化族中歷來教育孩童的神話示例方式。為了穩定的收入來實現理想並向人們介紹當地的土地故事,沙力浪擔任山屋管理員、高山協作與嚮導,到了海拔約3200公尺的山屋做駐地管理,向登山者教學專業知識並講述高山故事,一同貼近自己的土地,從土地思考探索此地與當地布農族的關聯,以布農族的歷史去面對此塊土地歷史。原住民高山協作員,用這些獨特的裝備,建立自己的部落、家園、生活,串連起這些歷史與故事,而在此次雙年展中,生活工具成為了展覽品,以邏輯性的排列將協作生活展呈出來,帶給觀眾新視野與深思。

[1] 笛娜(tina)是布農族語的媽媽之意。沙力浪的詩集《笛娜的話》(花蓮縣文化局,2010),書寫他的生活經驗,表達內心深處找回母語及母文化的渴望。

2020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
Greater Taipei B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 2020

2020authenticworld_工作區域 1.png
2020authenticworld_-02.png
2020authenticworld_-02.png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  • Instagram
新版logo白.png
NTUAlogo.png

Tel|02-2272-2181 Ext|2454/1425     E-mail|museumntua@gmail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