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 第二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
超日常
Daily+
自第一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,有章藝術博物館以藝術展演活動整合校地中原為眷舍的閒置空間,成為「北區藝術聚落」與「九單藝術實踐空間」。這些充滿歷史人文的建築空間與日常巷弄,也隨著藝術聚落的活絡及藝術家們的創作探索,重新甦生,喚醒埋藏著的空間印象和記憶。本屆雙年展從這蜿蜒巷弄出發,邀請小說家駱以軍,書寫出雙年展的第一件作品--《翻牆者》。
《翻牆者》是一本帶有日常殘影的小說,以臺藝大「北區藝術聚落」的眷舍空間為主軸,將老空間中的「昔日生活影像」與過去「曾在此空間發生的作品」揉合成了現實與虛構交織的小說。同時,成為了參展藝術家們相互交流與創作的參照文本,揭開本屆雙年展的序幕。
「超日常」試圖打開一種介於作品、文本以及展場之間的多重對話關係,並非單純回應日常生活觀點,更是一種在生活空間、歷史與記憶之間的動態關係。透過不同形式的作品,達到「不只停留在日常的再現或轉譯,也並非源於與日常之間的斷裂,而是藝術創作主體在不同的現實切面之間,經由對日常進行拆解與重構的各種藝術實踐而重返日常。」與日常拉出距離,再回看與此的關係,找尋可參照、可轉譯之處,既是超越日常,亦是再回到日常,將日常轉化為無窮無盡的思考空間和創作實踐。
總策展人
陳志誠 Chih-Cheng CHEN
策展人
查理・卡克皮諾 Charles CARCOPINO、張君懿 Chun-Yi CHANG、駱以軍 Yi-Chin LO,建築團隊(賀昌申 Kenneth HUO、王維周 Rémi Wei-Chou WANG)
參展藝術家
查理・卡克皮諾 Charles CARCOPINO (法國)、皮埃爾-勞倫特・卡西爾 Pierre-Laurent CASSIÈRE (法國)、周曼農 Man-Nung CHOU (臺灣)、克勞德・克洛斯基 Claude CLOSKY (法國)、傑夫・帝森 Jeff DESOM (盧森堡)、菲力絲・艾斯堤恩・多佛 Félicie d' ESTIENNE d' ORVES (法國)、杜立安・高登 Dorian GAUDIN (美國)、平川祐樹 Youki HIRAKAWA (日本)、賴志盛 Chih-Sheng LAI (臺灣)、艾曼紐・雷內 & 班雅明・瓦倫薩 Emmanuelle LAINÉ & Benjamin VALENZA (法國)、劉和讓 Ho-Jang LIU (臺灣)、駱以軍 Yi-Chin LO (臺灣)、伯恩德・歐普 Bernd OPPL (奧地利)、奧利維耶・帕斯格 Olivier PASQUET(法國)、朱利安・佩維厄 Julien PRÉVIEUX (法國)、史蒂芬・帝德 Stéphane THIDET (法國)、尼可拉斯・圖爾特 Nicolas TOURTE (法國)、蔡宛璇 Wan-Shuen TSAI (臺灣)、島嶼時光團隊 Island’s time group (臺灣)